

详细说明:
铁置换法生产纯铜已沿用了近千年。我国从唐代开始就使用此法;西方使用此法也有两百多年的历史。长期的生产实践,不断地改造、完善,使铁置换工艺过程具有简单、可靠、有效等优点。由于工艺简单,所用设备少,故其基建周期短、投资省、收效快,至今仍为一些中小企业所采用。一、铁置换的原理及其影响因由于
Fe2+/Fe的标准电位(-0.14lV)远较Cu2+/Cu的标准电位(0.330V)为低,所以,铁能较彻底地从溶液中把Cu
2+置换成Cu。
需要说明的是:此置换反应的理论耗铁量仅为0.88kg∕kgCu,与实际相差很大,其原因在于:
(一)、浸出液中的剩余酸消耗铁 Fe+2H+Fe2++H2
(二)、浸出液中的溶解氧, 使置换反应生成的 Fe2+继续氧化成Fe3+, Fe3+又被Fe还原成Fe2+,因而要消耗一部分铁 2H++2Fe2++O2 2Fe3++H2O 2Fe3++Fe 3Fe2+ (三)、Fe3+还可能使已生成的Cu氧化成Cu2+,增加了铁的耗量 2Fe3++Cu 2Fe2++Cu2+ 由上述讨论可以看到,铁置换铜的方法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溶液的酸
检查依据:DZG20.01-91 | |||||||||||||
检测仪器:滴定管 | 仪器型号: | ||||||||||||
检测环境:温度20(℃) | 温度50(℃) | ||||||||||||
样品原号 | TFe% | S% | P% | SIO2% | AI2O2% | Pb% | Zn% | Cr2O2% | Mn% | As% | H2O% | C% | 目数(目) |
还原铁粉 | 93 | 0.01 | 0.028 | 1。61 | 0.17 | 0.07 | 0。031 | <0。01 | 0.25 | 0.01 | 0。1 | 0。17 | 20-200 |
还原铁粉 | 98 | 0。011 | 0.012 | 0.12 | 0.072 | 0.035 | 0。019 | <0。007 | 0.13 | 0。01 | 0.08 | 0.025 | 20-200 |
铁粉 | 85 | 20-200 | |||||||||||
注:目数可依客户需求定制 |
上一条信息: 没有了! | 下一条信息: 没有了! | 返回列表 |